腺样体肥大治疗成功案例
案例分析
小紫萱今年4岁多了。过去曾经有慢性扁桃体肥大和鼻炎,妈妈也没有在意,可是最近总是鼻子不通气,睡觉打鼾、经常趴睡、张着口喘气、初入睡时汗多、睡觉也睡得特别不踏实,总是辗转反侧蹬被子,有时磨牙,而白天精神也总是恹恹的,在幼儿园里学习注意力也不集中,平时多动,还经常无缘无故的阵发性咳嗽。医院耳鼻喉科看医生,拍片后没有想到医生的结论却是“腺样体肥大”,建议全麻做手术切除,这可把小紫萱的妈妈吓坏了,医院,那里的医生也主张做手术摘除腺样体,这可把小紫萱的妈妈愁坏了,一是担心手术和麻醉孩子太小承受不了,二是更担心把腺样体这个免疫器官切除了会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可是不做手术又担心发展为“腺样体面容”或长期缺氧影响孩子的发育,真是左右为难。在一位医生的介绍下,妈妈带孩子去了青岛过敏中心,在李明华医生的仔细检查和询问下,原来小紫萱还患有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是过敏性鼻炎的并发症,并且上门牙也有坏死,在李明华医生的提示下,小紫萱的妈妈回想起来了,小紫萱过去时常遇到冷空气流清鼻涕,经常搓鼻子揉眼睛、感到有鼻涕擤不出来和咳嗽,慢慢的才开始鼻塞(腺样体开始肥大),由于鼻塞了必须经常用口呼吸,导致病原体从后进入而导致扁桃体肥大。小紫萱的妈妈这时才明白,原来是过敏性鼻炎惹的祸,没有系统治疗过敏性鼻炎导致了腺样体肥大、然后鼻塞、用口呼吸又导致扁桃体肥大,进一步导致咳嗽。由于腺样体的部位非常隐秘,不易发现,所以先发现扁桃体肥大,后来发现腺样体肥大,以前太大意了。
“在李主任的精心治疗下,宝宝的鼻塞很快就缓解了,睡觉也不打鼾,也不张口呼吸了,吃饭也不吃吃停停了,咳嗽没治疗也自然缓解了。现在宝宝每晚睡的很舒适,吃的也很香,白天的精神十足,在幼儿园里的学习成绩也显著提高了。”小紫萱的妈妈高兴的对记者讲。
腺样体肥大是一种什么病?小紫萱是怎样患上腺样体肥大的了?腺样体肥大怎样才能避免手术?记者为此访问了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会主任委员、青岛市过敏性疾病防治中心主任李明华教授。
腺样体肥大发病率越来越高“腺样体肥大这个名词的出现频率越来越多了,在20年前这个病是很少见的,随着医学检查方法和诊断水平的提高,腺样体肥大的诊断率也越来越多”。李明华教授告诉记者:“腺样体肥大在2-6岁期间的发病率特别高,目前很多有鼻炎或鼻窦炎病史或经常鼻塞的儿童,或经常打鼾或经常咳嗽的儿童经常会检查出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其实是位于鼻咽部比较隐秘部位的的腺体,和扁桃体的功能一样,是人体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免疫器官,具有免疫防御功能,可以防止上呼吸道的炎症向下呼吸道蔓延,阻止细菌、病毒、支原体和过敏原的入侵,该腺体的结构主要为淋巴组织,大小仅次于位于口咽部的扁桃体。”
腺样体肥大的症状和体征李明华教授指出:一般正常情况下,孩子从2-3岁开始,腺样体就会逐渐增生,通常到6岁腺样体增殖达到顶峰,通常持续2年左右,8岁后腺样体通常便开始逐渐萎缩,正常儿童腺样体增生的程度通常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更不会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的。但在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慢性鼻炎或经常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由于鼻涕向后滴漏、炎症分泌物可刺激位于鼻腔后部的腺样体,腺样体反复受到刺激而过度增生,形成腺样体肥大,导致上呼吸道狭窄,从而出现以下症状:
1.症状以夜间为主、打鼾、鼻塞、张口呼吸、呼吸音粗重、睡觉辗转反侧、初睡多汗、喜欢趴睡或侧趴睡,不能仰睡,严重者可以睡觉时突然憋醒。
2.鼻塞引起的呼吸不畅也可影响睡眠以及缺氧。时间久了便会引起大脑慢性缺氧,从而造成患儿智力发育比正常人迟钝;有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症状。也会导致身高等身体发育不良。
3.腺样体增大也会阻塞咽鼓管开口,引起渗出性中耳炎,听力下降等症状;
4.腺样体肥大可以导致鼻窦炎,嗅觉减退甚至嗅觉丧失。
5.腺样体肥大还可因为鼻塞经口呼吸导致扁桃体肥大,吃饭缓慢。
6.严重者,特别是合并过敏性鼻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可以导致“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颚翘起,上唇或下唇变厚、鼻头变大和面部变形等。
7.对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儿,可以出现搓鼻子(抠鼻子)、揉眼睛、流清鼻涕,吸鼻子或感到有鼻涕擤不出来,部分儿童会打喷嚏,但很多孩子因为鼻塞和鼻涕向后滴漏,而鼻部症状不明显。
8.可以合并过敏性咳嗽,可有早晚阵发性干咳、运动后干咳,(感到有痰,但咳不出痰),严重者可以出现哮喘症状。
9.严重者可以出现上门牙坏死、不健康或畸形
李明华教授还说,鼻塞是腺样体肥大的最为关键的症状和病理生理学改变。由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或慢性鼻炎会刺激腺样体增生而导致鼻塞,并且鼻炎本身也会导致鼻塞,两者相加会加重鼻塞。关于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手段,由于CT和X片检查会对孩子有所影响,所以李明华教授建议最好通过鼻内窥镜检查来确诊。
腺样体是免疫器官,手术应慎重李明华教授说:“在过去,手术是解决腺样体肥大的唯一手段,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鼻塞但也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因为毕竟腺样体是上呼吸道的一个免疫器官、具有免疫防御屏障的功能,一旦切除会导致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过敏原、支原体等)向下呼吸道侵犯,导致过敏性鼻炎发展为过敏性咳嗽、或导致下呼吸道感染或肺炎,这是腺样体肥大手术的最大风险。而全身麻醉或手术意外并不是最大风险。”李明华教授话题一转,“其实大多数腺样体肥大儿童往往合并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的,对于这样的腺样体肥大儿童完全是可以通过SPACER吸入类固醇将业务准确递送至腺样体来消除包括腺样体在内的上呼吸道的过敏性炎症,控制腺样体不再增大病使之萎缩,从而成功避免手术治疗的,这样治疗成功的案例我们已经数不胜数了。根据病情在治疗1-4个疗程后,大多数疗效就可持续至孩子7-8岁后腺样体自行萎缩,病情就可治愈。但患儿家长注意要给孩子完整的系统的疗程,以避免复发。许多患儿在治疗1-2个月后,鼻塞和打鼾缓解了,家长就以为好了,擅自给孩子停止治疗,结果常常导致病情复发。其实腺样体肥大治疗好转后还要继续治疗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由于鼻炎是导致腺样体肥大的病因,所以如果不积极治疗鼻炎,腺样体肥大和咳嗽的复发率是很高的。”
李明华教授最后指出腺样体肥大不得不进行手术时,可以通过等离子方法进行手术,痛苦小,不需要全麻,受到了患者家长的欢迎。腺样体肥大的手术指证是:
1.经过系统药物治疗仍然引起听力差、渗出性中耳炎;
2.引起腺样体面容,脸部畸形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3.腺样体肥大造成明显的呼吸困难,经系统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intianji.com/jbyf/6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