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11慢性鼻炎是咋回事
小病症,大困扰。
鼻炎一族除了上一期我们聊的过敏性鼻炎(中医科普10:过敏性鼻炎是咋回事?),还有慢性鼻炎和内伤鼻炎。
慢性鼻炎也是一种常见病症,今天就请大医张给我们讲讲吧。
Q
小普:张医生,遇凉就会打喷嚏,流鼻涕,不会随着季节变化,大夏天的也吹不了空调。这个是慢性鼻炎吧?
张医生:是的,这种就是所谓的慢性鼻炎,是感冒没有彻底治愈的表现。
Q
小普:难怪看起来像感冒,原来是感冒没有治愈啊!那慢性鼻炎的原理是怎么回事呀?
张医生:要讲清慢性鼻炎的原理,先要从感冒由浅入深的过程说起。
外感风寒有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
当我们体表感受风寒的时候,毛孔会部分关闭。
本应从毛孔散发的热无处可去,就会冲到头面部,并通过鼻腔排出。
感冒之后流的鼻涕其实就是热的载体,人体通过流鼻涕散热。
打喷嚏也是一个散热的过程。
打喷嚏之前,热量在体内慢慢积攒,攒到一定程度就打个喷嚏,热就散掉了。
打喷嚏的瞬间,毛孔也瞬间打开,热就顺势散出去。
就像高压锅,当里面的气多了,压力达到特定的值,上面的气阀就会被撑开,气就散了。
轻微的感冒通过打喷嚏,出一点汗,就好了。
所以,中医有一个感冒初起时候的外治法叫“取嚏法”,就是刺激鼻腔,让其打喷嚏。连续打几个酣畅淋漓的喷嚏,往往感冒就好了。
Q
小普:“取嚏法”太方便了。但这只适用最浅表的风寒吧?
张医生:是的。
如果外感风寒在初始阶段没有阻止,就会“化热”,清鼻涕变成黄鼻涕;
如果不采取治疗,继续积热就会“咳嗽”了;
如果热继续聚集,痰越来越粘,咳嗽也无法排出时,痰就会粘在气管和肺部,导致明显的憋气感。
新冠肺炎患者普遍反映感觉整个人好像被水淹没了,头脑是清醒的,肺却呼吸不了,就是因为肺里面被痰水给堵住了。
Q
小普:哦!原来是这样。鼻涕由清到黄,由流动状态到粘稠状态,是外感由表及里,由轻到重的过程啊。
张医生:是的。
无论是清鼻涕、黄鼻涕还是青鼻涕,只要能够流出鼻腔,说明病邪还是浅表的。
当痰无法变成鼻涕外流,出现鼻塞,咳嗽,甚至呼吸困难。这就是一步一步深入了。
慢性鼻炎,其实就处在不断反复感冒的过程。
肺主气,当肺里面有痰,气道总是不通,就会反复感冒,打喷嚏流鼻涕,最终变成慢性鼻炎。
如果我们给身体一个助力,促进血液循环,或者增加体液,把肺里面的痰给排出去,气道通了,就不会反复感冒了,慢性鼻炎也就没有了。
Q
小普:那有没有什么简单易行的小方子推荐呢?
张医生:慢性鼻炎通常是肺胃虚寒引起的,推荐一个熏洗方。
先说明一下,这个方子性温,适用于清白稀鼻涕,感冒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符合清白稀也可用。鼻窦炎或者鼻息肉(平时鼻涕黄、臭)的不适用。
慢性鼻炎熏洗方:
桂枝30g、白芍30g、炙甘草15g、红枣30g(掰开)、鹅不食草15g,生姜6-9片
方法一:药物加水没过药面3公分,大火煮开后转中火,当药味最浓的时候,用药的水蒸气熏前额和鼻,熏到后颈部微微发热出汗为止。每天可以熏一到两次。(备注,如平时易出鼻血,原方需加白茅根10克)
方法二:药物加水,煮到药味最浓时,关火,然后用一块纱布沾湿汤药。纱布折叠后,用口罩固定在鼻子周围,让鼻子去慢慢吸纱布里的药气。
一般熏三五次就会有明显改善,最多可以用到两周。不一定每天用,中间可以隔开一两天。如果症状已经明显改善,又想要巩固的话,可以降低使用频率。
注意事项:
流鼻血:因为这个方子总体比较温燥,而且小部分人尤其是小朋友,在鼻炎发作期,鼻粘膜比较敏感,在热气流的作用下,可能会刺激破裂,导致出血。
这个时候,需要注意:煮药的时候,蒸汽不要对着鼻子吸进去,而是只熏额头就好。熏到后颈部出汗为止。小朋友低于6岁,最好不要使用,低于12岁,药量减半。
鼻涕加重:原理跟上面是一样的。都是因为药物和热气流的刺激。处理方法也一样。
头晕:可能跟方法一中长期低头有关,可以考虑一下方法二。
没效果:这个方法对肺卫虚寒的人效果特别好,部分人效果不好,请另找治疗方法。很难保证一个方案对所有人有效的。
小普:谢谢张医生的专业讲解。
小伙伴们抓紧试试吧。
祝大家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我们下一期再见。
往期回顾
中医科普1:车坏了,修还是不修?
中医科普2:讲真,你真的认识心吗?
中医科普3:心脏是咋干活滴?
中医科普4:心脏是咋休息滴?
中医科普5:感冒了,怎么办?(实用干货篇)
中医科普6:感冒是咋来滴?
中医科普7:疫苗童鞋,到底该不该打?
中医科普8:猝死,为啥人说没就没了?
中医科普9:孩子怎么吃,听谁的?
中医科普10:过敏性鼻炎是咋回事?
欢迎加入普济堂健康生活分享群
扫码加客服,邀您进群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普济堂生活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intianji.com/jbyh/7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