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袖珍玲珑内有乾坤
鼻烟壶,简而言之,就是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
现在人们嗜用鼻烟的习惯几近绝迹,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而且长盛不衰,被誉为“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
在世界上,中国素有「烟壶之乡」的称誉,其中鼻烟壶以其精巧卓绝的制作技术,被称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於一身的袖珍艺术品」。
吸鼻烟的习俗,源自烟草发明者印第安人。
汉人吸闻鼻烟始于明代。明末鼻烟进口甚少,仅广东一地有人吸闻。康熙开放海禁,西方传教士携带大量的鼻烟和盛装鼻烟的玻璃瓶。吸鼻烟渐成风尚。乾隆皇帝常以鼻烟赐赏王公大臣,如此上下沿袭,渐渐地吸鼻烟成为社会时尚。
鼻烟壶是专门盛装鼻烟用的,为了便于携带,一般大小如一包香烟。顺治程荣章造的铜雕云龙鼻烟壶二十余件鼻烟壶,是最早的鼻烟壶。康熙对西方工艺品情有独钟,他吸纳了一批通晓玻璃烟壶制作和画珐琅的西方人,于紫禁城内制作鼻烟壶。
乾隆朝时鼻烟壶艺术在达到极盛。玩赏收藏鼻烟壶成风,盛入鼻烟的用途渐至其次。乾隆时鼻烟壶成了显示身份的东西。
鼻烟气味醇厚、辛辣
具有明目、提神、醒脑、辟疫、活血之功效
清代王士祯《香祖笔记》中载:
“鼻烟者,云可明目,尤有辟疾之功”。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传世作品
《喜溢秋庭》画轴
从图中不难发现,在道光帝左侧炕几上
还摆放有一件鼻烟壶及烟碟
足证旻宁喜嗜鼻烟,说不定平时还烟壶随身常备
道光帝喜溢秋庭图轴(局部)
纵观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将西方画珐琅、玻璃制造技术及各类纹饰巧妙融合
创制出了独具特色的鼻烟壶
乾隆之后,制作小巧精致的鼻烟壶已蔚为风潮
将各类工艺展现于方寸之间
于材质、造型、技法皆极尽巧思
同时,鼻烟壶也成为有清代社交活动必不可少之物
康熙銅胎畫琺瑯嵌蒔繪漆片花卉鼻煙壺
康熙銅胎畫琺瑯嵌蒔繪漆片花卉鼻煙壺
如果说中国传统艺术的全部技艺能
在一项器物上得到集中的体现
那么非鼻烟壶莫属
绘画、书法、烧瓷、施釉、碾玉、刻牙、雕竹、剔漆
套料、镶金银、贴黄等等工艺的运用
使得鼻烟壶器型之繁多,图案之丰富
用料之广泛,工艺之博杂
致使其品种难于细列;各类珍贵之材,皆可利用
红蓝宝石、珊瑚、玛瑙、琥珀、水晶
碧玺、青金石、木变石、珍珠等奇珍异宝
都成了鼻烟壶的原材料
再由技艺超群的匠师们奇特构思,精心雕琢,真可谓价值连城
清乾隆瓷胎粉彩玉堂富貴鼻煙壺
清十八世紀竹黃福壽如意鼻煙壺
鼻烟壶兼顾了审美与使用的双重功用
它极尽工巧之能事
却又切实地担当着人们日常使用器物的角色
鼻烟壶被人们珍爱了几个世纪
不仅作为实用器
更加作为身份地位、审美品位的象征
为上至皇室、下至百姓的“全阶层”
所追捧、喜爱和使用
木掌柜鼻烟壶作品鉴赏
?
[木掌柜]系列产品—询价了解请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intianji.com/lcbx/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