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护理走的最多的套路就是小儿感冒
春夏是小儿感冒的高峰期
在宝宝常见疾病中
小儿感冒
一直都是让爸爸妈妈最头疼的疾病!
宝宝流鼻涕了
宝宝喉咙不舒服了
宝宝发烧了
.....
宝宝该吃什么药
宝宝要怎么治
如何判断是否是小儿感冒
为了让大家不再掉进“小儿感冒”误区
关于“小儿感冒”的这些事你一定要知道!
小儿感冒是什么
小儿感冒,也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鼻咽感染常可出现并发症,涉及邻近器官如喉、气管、肺、口腔、鼻窦、中耳、眼以及颈淋巴结等。有时鼻咽部原发病的症状已好转或消失,而其并发症可迁延或加重,故必须对上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作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疗效,切不可认为是日常小病而轻率对待。
小儿感冒后有哪些表现
宝宝被感染后,大多表现为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塞、咳嗽。有些小婴儿因鼻子不通气而张嘴呼吸,或者阵阵烦躁、哭闹,大一些的宝宝会诉说咽部疼痛。患儿常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个别宝宝还会因发热而引起抽风,或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一般来讲,如果治疗及时并护理得当,3~5天即可痊愈。
流感跟感冒的不同
普通感冒,是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中以普通病毒为主),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但不是传染病。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大型)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往往在冬春季流行机会较多,呈现区域性流行。
正常体温波动与发热的划分
正常人体温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一般腋窝温度为36℃~37.4℃。体温超过37.5℃定为发热,俗称发热。进一步划分为:37.3℃~38℃为低度发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发热本身不是一种疾病
如果遇到宝宝发热
可以考虑物理降温的方法给宝宝散热
使用物理降温的三个最佳时机
1、宝宝一直发低烧,体温持续在38℃~38.4℃(一直没超过38.5℃)。在低烧1小时后,可以使用物理降温。如果这时宝宝的体温超过了38.5℃,就要改用药物降温。2、宝宝吃了退烧药,体温降到38.5℃以下,但一两个小时后体温又超过38.5℃。因为两次喂退烧药的时间间隔不能少于4小时,所以这时不能再给宝宝吃退烧药,而要改用物理降温。3、宝宝吃了退烧药,但1小时后仍然高烧不退,或者体温没有降到38.5℃以内,这时可以给他使用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方法
人体散热途径,也就是退烧途径有四条:1、经皮肤蒸发水分散热是最主要途径,占90%以上。所以发烧时不要给孩子穿的太多,应该少穿盖。2、经呼吸散热。发烧时呼吸会增快加深。3、经排尿过程散热。多喝水多排尿。4、经排便过程。
小儿感冒的谣言
谣言一:孩子感冒绝对不能用抗生素
由于小儿感冒90%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因此一般不需要使用对抗细菌的抗生素,但是世事无绝对,还有10%的感冒可能是由细菌、支原体或其他病原体导致的,一些细菌性疾病如果不及时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
谣言二: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有毒不能吃
出于对“国外儿童发烧都不吃药”观点的认可,以及对朋友圈中流传的“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被曝光有毒”的惧怕,不少家长仍会坚持使用物理降温,并拒绝使用退烧药。事实上,布洛芬除了用于小儿发热,还能用于治疗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等。只要家长按照说明书来使用,一般不会出现较大的副作用,因为其列出的剂量是很安全的,远低于风湿类疾病的使用量。谣言三:感冒吃中药比西药副作用小在小儿感冒中,确实有非常多的中成药治疗效果非常好,但这不表示吃中药就不会有副作用任何时候,儿童用药都要遵医嘱,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给孩子用药,试图通过长期吃一些偏方或补品来调理孩子的身体更是万万使不得!
小儿感冒应该如何预防
①积极锻炼:利用自然因素锻炼体格十分重要,如经常开窗睡眠,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等,都是积极的方法,只要持之以恒,经常进行,就能增强体质,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②讲卫生,避免发病诱因:衣服穿得过多或过少、室温过高或过低、天气骤变、环境污染和被动吸烟等,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应注意防范。
③避免交叉感染:接触病儿后要洗手,必要时穿隔离衣,隔离不但保护邻近小儿,又可减少病儿发生并发症,医院中可以执行,在家庭中成人患者避免与健康儿接触。病房要实行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消毒出院病人的床铺及常备清洁空床,以便随时接收新病人。如有条件,可用紫外线照射病室与污染地区进行消毒,以免病原全播散。
④药物预防:卡慢舒,婴幼儿5ml,儿童10ml口服,一日3次,3~6个月为一疗程。左旋四咪唑,2.5mg(kg·d),一周服2天,3个月为一疗程。中药黄芪每日6~9g连服2~3个月。以上药物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小儿应用后可减少复发次数。
⑤注射疫苗:最近认为,应用减毒病毒疫苗,由鼻腔内滴及/或雾化吸入,可以激发鼻腔和上呼吸道粘膜表现分泌型IgA抗体的产生,从而增强呼吸道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大量研究工作指出,分泌型IgA对抗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比任何血清抗体更佳。由于肠道病毒和鼻病毒的型别太多,很能进行疫苗预防。
图片和内容由重庆妈妈网社区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重庆妈妈网致力于重庆妈妈的育儿、生活各种交流
我们现有各种孕妇、宝宝、亲子交流群
---也有旅游、美食、房产等各类生活交流群
亲如果要加入请加豆花儿(douhuamei)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出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intianji.com/jbby/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