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巨头王中旺三年把20亿公司干到倒闭
年,有一句广告语在全国大火:“非油炸,更健康”
这句经典的广告语正是“五谷道场”的创始人王中旺喊出来的。
比起那些通俗易懂的广告语,大家更爱谈论的是王中旺身上的事儿。
短短三年,他竟让“五谷道场”从年销20亿落得破产的下场,给方便面行业还有其他所有行业都当了个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他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究竟干了啥?
年,王中旺在河北的一个农村家庭出生。年少的时候,这孩子就跟野草似的,不光生命力强,还勤奋又好学。
不过农村贫困的日子不光磨炼了他的性子,还让他有了向上努力的劲头,他靠着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大学。
在那个时候,农村要是能有一个大学生出现,那绝对是给家里长脸的大事。
在大学读书那阵儿,王中旺老是做点小生意来贴补家里的开销,他心里一直念叨着:“我的命不该是这样,我得一步步往高处走。”
在他上大学的时候,河北老乡范现国在94年弄了个华龙方便面厂,只花短短两年,就占了大部分市场。
那时候,王中旺才大学毕业。
在他晓得华龙方便面这回事以后,野心挺大的他找了个河北老乡,主动说要当华龙集团的总代理。
范现国瞧上了王中旺那股子劲头,把他招进了华龙集团。
双方水平相当,高手碰到高手。
王中旺迎来了能大显身手的契机,然后就玩儿命地干。
没多久,接受过高等教育还踏实肯干的王中旺,就当上了西北地区的总代理。
事业越来越好,王中旺的野心也跟着越来越大了。
在工作的时候,王中旺跟范现国逐渐产生了分歧。
那时候,王中旺好多发展方面的建议都被否决了,好多计划也没法实施。
他不想再这样依附别人过日子了,王中旺心里冒出了自己单干的想法。
他琢磨:“范现国能卖,我为啥就不能卖?”
因为熟悉方便面的生产、加工还有销售。年,王中旺带着一些同事,把自己这些年积攒的所有本钱都拿了出来,离开了华龙,创立了属于他自己的中旺集团。
在华龙上班的时候,王中旺攒下了挺多经验。
那时候,康师傅等品牌早就把高端市场的份额给占了。
并且王中旺心里也明白,他和中旺食品没本事跟人家去抢这一块蛋糕。
不过在乡下的低端市场,就只有华龙集团这一家。
并且自己从前可是华龙的总代理,对华龙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手段特别清楚。
对于中旺食品来讲,从华龙那里抢市场份额肯定要轻松不少。
既然打算跟华龙集团比个高下,王中旺就寻思先在名字上胜过他们。
于是,王中旺就给新品牌取了个叫“三太子”的名字。
闹过大海,还杀过龙的哪吒三太子。
虽说王中旺讲过,他给自己的品牌取这名字,就是盼着能像哪吒闹海那样,在方便面的市场中搅和出一番名堂来。
不过那时候大家心里都清楚,王中旺这就是冲着华龙集团去的。
那时候,“三太子”的图标是哪吒手里拿着混天绫,脚还踩着一条巨龙。
王中旺这个“三太子”一心想要把华龙踩在脚下,这事儿谁都清楚。
这把范现国给气坏了,使得他俩的仇怨也越积越多。
最后啊,多亏有关部门出手干预,这才把“三太子”的商标给改了,那条龙没了,只剩下哪吒一个人了。
才刚开始的“三太子”,其营销模式纯粹是照搬龙华集团的。
一样的生产经营模式致使三太子没啥竞争力,好长一段时间都没啥成果。
在华龙跟前,“三太子”只有挨打的份儿。
可碰了壁的王中旺没灰心,反倒去到基层,用心琢磨起市场来。
他留意到,如今的市场上,多数方便面都是用来泡着吃的。
一张面饼,好几包调料,然后倒上一壶热水,过几分钟,一碗冒着热气的方便面就做好啦,不过没有那种可以干吃的方便面。
王中旺很快就瞅准了这里面潜藏的赚钱机会,然后按照小孩子的喜好,接连搞出了几款能直接干吃的方便面,而且效果都挺不错。
接着,王中旺新增了两条生产线,专门去生产那种既可以干着吃又能泡着吃的方便面,还凭借“双胞胎”这个卖点把市场给打开了。
这种既能干着吃又能泡着吃的方便面,一下子就冲进了方便面的人气榜。
在年的时候,“三太子”每个月的销售额能有多万,一年算下来营业额能达一个亿。
后来呀,王中旺又弄出了新品牌“一碗香”,顺利地在中端市场抢到了份额。
靠着干吃方便面这一招实现弯道超车,王中旺和范现国的地位逐渐有了反转。
如今变成了范现国去模仿王中旺。
“三太子”推出了啥新款的方便面,华龙第二天立马就能做出相同类型的产品。
王中旺弄出了“一碗香”,紧接着华龙就搞出了“今麦郎”。
双方互不相让,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好几年。
年,中旺集团的方便面销售额头一回超过了5亿元,跻身中国企业强之列。
这时候,王中旺满心都是豪情壮志,他觉得,在他的引领下中旺集团必定能走向巅峰。
然而实际情况可不是这样。
华龙集团成立的时间长了,底子厚实着呢。
甚至请来了当时在全国大火的知名明星张卫健给自己当代言人。
有了明星助力,华龙的营销额达到15亿,产业规模比中旺大好几倍。
现在啊,市场上的今麦郎跟一碗香争得不可开交,两边居然打起了价格战。
这一回,范现国把全部家当都押上了。
从品牌到产品,从市场到销售,华龙在方便面的各个方面都下了大力气。
双方又一次卷入了激烈残酷的战争里头,这可把王中旺给愁坏了。
但华龙终归是大品牌,中旺集团逐渐有点扛不住了。
这时候,意外发生啦。
年,方便面行业的老大康师傅出马,拉着王中旺一起对付华龙!
原来呀,过去康师傅和华龙分别有着各自的市场,双方虽说存在竞争,可也算是相安无事。
可当下,华龙集团旗下今麦郎的突然走红让康师傅警觉起来了。
为了对付华龙,康师傅找上了王中旺,两人一下子就达成了共识。
康师傅打算拿出3亿来,助力中旺把生产规模扩大。
但谁能想到,康师傅原本是打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主意投资了王中旺。
不过王中旺来了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招数,反倒把康师傅给将了一军。
王中旺得到这笔好不容易弄来的投资后,没按说好的去买35条普通生产线,反倒高价安了10条特制的生产线。
原来,王中旺早年间去了日本,发现有一种“非油炸”的方便面,这引起了他很大的兴趣。
他琢磨着在国内是不是也能装上几条生产“非油炸”方便面的生产线。
但因为生产设备价钱太高,王中旺始终没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
当下,刚拿到一笔投资的王中旺就急不可耐地打算安置一条非油炸方便面的生产线,一下子抢占高端市场。
王中旺这做法跟毁约没啥两样,把康师傅气得不行。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斗,王中旺无奈把“一碗香”这个品牌让给了康师傅。
但他还真就顺顺利利地建成了一条归他自己的“非油炸”方便面生产线。
随后,很快就成立了一个崭新的品牌叫“五谷道场”
并且啊,在年的时候,到处都是油炸面饼致癌的新闻,方便面市场遭受了特别大的冲击。
不论是康师傅还是华龙,都遭受了不小的冲击,销量曾一度降到极低。
但谁能想到,王中旺的“五谷道场”在这一阶段突然冒头,抢去了好多市场。
作为头一款“非油炸”的方便面,“五谷道场”刚一出来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评。
“非油炸,更健康”这句浅显明白的广告语很快在各个电视频道的广告时段亮相。
而陈宝国的那一句“我不吃油炸食品,非油炸的更健康”,可谓是传遍了天南地北。
这样的宣传语,改变了人们觉得方便面是垃圾食品的想法。
年,中旺集团的增长速度达到了20倍,成为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当年销售额更是高达20亿元,令人震惊。
他投入1.6亿元来建设生产基地,并且新打造了48条“非油炸”方便面的生产线。
在全国各地一下子成立了30多个分公司,企业员工多达2万人呢。
一年下来,王中旺在广告费上就花掉了1.8亿。
要是一切没啥问题,来年所有生产线都能开工生产,“五谷道场”一年的营业额能有亿。
就在王中旺的事业眼看要达到巅峰的时候,一场危机却不声不响地来了。
常言说得好,树木在林子里长得太突出,风肯定会摧残它。
这时盲目扩张的王中旺,被各个方便面企业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这般冒失的投资,不光让其他企业仇视,还留下了祸根。
为了对付王中旺,各大巨头纷纷联手。
邀请权威专家,对“非油炸”是不是更健康这个问题加以论证。
结果自然是啥影响都没有。
专家一发辟谣文章,“五谷道场”的销量马上就骤降了。
那时候,好多人讲:“油炸的能咋滴,咱们吃方便面都这么些年了,不也没生病嘛。”
这话一出来,本来就挺冷清的“五谷道场”变得更加无人问津,市值也是不停地往下跌。
而在此之前,那种不计成本地盲目扩张,把王中旺弄得债台高筑。
年10月,“五谷道场”总共欠款万元,贷款则有万元。
花了好多广告费,投资也是瞎投,运营根本不管规则,还有销量突然大幅下降,这一系列情况让中旺集团资金链断了,连员工工资都没法发。
年,“五谷道场”负债多达六个亿,可账面上的流动资金仅仅75元。
过了好几个月,曾经营业额能达到20亿的这个大家伙,就被王中旺用1亿元卖给了中粮集团。
年,克明面业又花0多万元把“五谷道场”给收购了。
现在的“五谷道场”,以前的风光,早就没啦。
如今“五谷道场”跟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了,繁忙的生产线上也看不到他了。
经历了一番起起落落,王中旺就不怎么在公众面前露面了。
当下的他,不但变成了失信人员,高消费受到限制,而且惹上了好多官司。
不过在最近的一次采访里,有人问王中旺对于“五谷道场”失败这件事的看法,王中旺给出的回答是:“扩张速度太慢。”
要是,王中旺的野心能稍微小点,说不定今天的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要是当时的王中旺没那么冒失扩张,“五谷道场”或许就不会像流星那样不见了,现今的市场肯定有他的位置。
就因为他太莽撞,“五谷道场”才落得这般下场,引发了后面一连串的灾祸,不但让公司没了自救的契机,连他自己也没了自救的可能。
有时候啊,克制这种品质最为关键,不管是在生活里还是工作中,别盲目去扩张,实实在在地做事,说不定比啥都要紧。
(图片还有故事素材全都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intianji.com/jbyf/11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