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ldquo国家级rdquo顶
一人得癌,全家难捱。
深圳的老杨一家,就是癌症患者家庭的典型缩影。
7年前,50岁的老杨,查出了胃癌晚期。
当时已经出现肝转移,四处辗转之下,一家人从深圳飞北京,来到了肿瘤“国家队”所在的中医院,找到研究消化道肿瘤的专家黄镜。
令全家人喜出望外的是,经过化疗,他的肝转移居然消失了!
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又发现了“潜伏”在淋巴结的癌细胞!
于是,他们又一次举家北上,但这一关却没那么容易过。
经过一年多的治疗,所有能尝试的方法都尝试了,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却丝毫不见起色。
再这样下去,他顶多能再熬一年多。
当时黄镜主任刚好在开展一项新药研究,于是她又给这家人指了一条路——接受新药临床研究试验。
▽
接受新药临床研究试验,并不是“小白鼠”,每一种新药被正式用到人体身上之前,已经经过了多种试验,包括动物实验,用到人身上时已经可以基本了解药物的特征了。
被病魔折磨得万念俱灰的老杨,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接受了新药临床研究试验。没想到真的让他抓住了“救命稻草”。
几个疗程下来,淋巴结的癌细胞不仅停止生长,还慢慢缩小了,病情得以完全缓解。
如今,距离他接受新药试验已经过去了4年多,他依然乐观地活着,按目前CT结果已无明确肿瘤。
更让人欣喜的是,今后在深圳,像老杨这样的幸运儿将会越来越多。
而且,他们不用像老杨一样千里迢迢跑到北京,在深圳“家门口”就能尝试最前沿的新药、最前沿的医疗资源和技术!
因为“国家队”直接把自己的“核武器”搬到了深圳——
12月25日上午,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方分中心,在中医院医院正式揭牌!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医院院长、医院党委书记赫捷为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方分中心揭牌
年,深圳市政府邀请中医院(国家癌症中心)南下,运营深医院,即中医院医院。
医院景观图|中医院医院供图
医院与北京医院成为“一院两区”,共享所有专家和资源。
如今,“国家队”再把自己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搬”到深圳,开设“南方分舵”,承担起整个南方区域的肿瘤临床医学研究工作。
南方分中心的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开放包容的现代化、国际化国家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机构。
南方分中心未来将规划建设“1库1中心5平台”——
1库:生物样本库
1中心:肿瘤数据中心
5平台:肿瘤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平台、精准医学国际合作创新研究平台、新药临床试验平台、医学动物实验平台、国际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平台
“此次南方分中心的建设,中医院与医院合作,充分发挥中心的引领地位以及深圳的区域优势,共同提升科研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医疗服务均质化,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分中心建设提供样板和示范。”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
中医院院长
医院党委书记赫捷
投资4.5亿,新建5万平米
按目前功能规划估算,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方分中心将新建建筑面积平方米,用地面积平方米,建安工程投资4.5亿元,意向选址于中医院医院附近的政府储备用地。
建成后,将由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统一管理,承担肿瘤临床医学研究南方区域的工作,同时挂牌深圳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医院一直是最顶尖的“国家队”,专科实力连续多年在全国排名第一。
而论科研水平,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的科技量值(金标准)排行榜上,中医院更是常年遥遥领先。
点击可放大图片
有这样的大佬在背后“撑腰”,南方分中心今后将以华南为基地,整合南方的资源,建成一个辐射全国的“宝库”——
01.大容量生物样本库
有了科研样本,则占领了科研至高地。医院医院内部资源的样本收集,基本都有“先天不足”——体量小,而南方分中心的生物样本库,可以涵盖整个南方地区甚至全国。
02.肿瘤大数据中心
未来,南方分中医院“小作坊式”的局限性,将整个南方地区甚至全国的肿瘤数据进行联网,组建一个规范的、系统的、全面的肿瘤大数据库中心。这种情况下得出来的科研结果才更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03.优质专家人才库
除了与“本部”共享“国家队”专家资源,南方分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更多科研人才的培养和聚集。
北京-深圳两地病理科显微镜下图像实时远程讨论|中医院供图
该中心将与已建成的中医院医院、已开工建设的深圳市质子肿瘤治疗中心紧密融合,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产学研一体、与国际顶尖肿瘤临床与科研机构全方位合作的现代化、国际化肿瘤医学中心。
肿瘤目前是比较难攻克的一个领域,在“打怪”的过程中,除了传统治疗方案外,不断研究新药,升级打怪“道具”,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南方分中心成立后,可以助力研究者牵头或参与的国内外多中心临床试验,对于填补肿瘤药物研究领域的空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啥意思呢?
举个例子,时下火得“一苗难求”的九价HPV疫苗,在国外接种范围是9-45岁,但在国内仅限于16-26岁,因为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开展临床试验。
任何药物,没有达到一定期数的临床试验,都不可以用在人体身上。
但是,未来说不定会直接在深圳开展这项实验,让更多“乘风破浪的姐姐”也能尽快打上九价苗。
肿瘤药物也是同理,针对以前无药可用的肿瘤晚期患者,有可能在新药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下,目前的很多“不治之症”在未来都是可以治疗甚至治愈的,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缩短疗程、减缓患者的痛苦。
电影《滚蛋吧!肿瘤君》截图|网络
而南方分中心的成立,还会更有针对性地对南方地区的肿瘤疾病谱(比如高发的鼻咽癌、食管癌等),做相关深入的课题研究。
深圳作为“第一受益者”,当地的肿瘤患者也可以及时拿到“一手资源”。
“南方分中心挂牌后,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深圳肿瘤专科的发展,对深圳整个医学研究领域,更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和引领作用,也会助推更多研究中心落地深圳,促进如肺癌、心血管、消化系统等疾病的发展,吸引更多国家级重大平台在深圳布局,推动整个深圳地区乃至南方地区医教研协同发展。”
——中医院医院院长助理
放射治疗科主任金晶
恶性肿瘤目前是中国居民第二位死亡原因,死亡率为.88/10万,与排在第一位的脑血管疾病死亡率(.64/10万)基本持平。
来源|腾讯医典
而深圳居民癌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从年起成为深圳居民死亡原因之首,癌症死亡占居民全死因构成25%以上。
自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落户”深圳后,中医院就联手慢病院在13家医院“铺点”。
年至今已完成近5万人群的评估,其中高危人群临床检查2万余人,目前筛查各类阳性例,确诊癌症48例。
南方分中心的成立,在基于大容量样本库和大数据库的前提下,未来早诊早治的范围和标准会更加精细化——
早期筛查
出台更具针对性的筛查标准,增强筛查的精准性,避免早期筛查的盲目性;
早期治愈
提高早期患者的治愈率,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治愈可能越高,甚至比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些伴随终身的疾病都好治。
深圳第三个国家级医学平台
近年来,深圳加速推动国家级平台建设,争取更多国家级重大疾病防治基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地深圳。
年1月,国家区域性中医(肝病)诊疗医院。
年5月,国家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区域性中医(肝病)诊疗中心”“落户”医院。
此次挂牌的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方分中心,让深圳又添一名“猛将”。
接下来,深圳还将推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南方基地、深圳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的建设。
-End-
「有用就扩散」
信息来源:中医院医院
喜欢就奖励深小卫一个“??”和“在看”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intianji.com/jbyf/7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