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冬病rdquo防治需重
7月16日,是年入伏第一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下,医院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如约进行。医院相关要求,持续抓好疫情防控,有序开展冬病夏治诊疗准备工作。
该科副主任左明晏介绍:“冬病夏治”意谓冬天好发的疾病,选择在夏天治疗。“冬病”是指冬天容易发作或者容易加重的一类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咽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该类疾病的发作根本在于寒邪强盛,阳气受损。夏治,指夏至后三伏天期间通过药物贴敷等中医治疗手段生发阳气,固本培元,以驱散寒邪,恢复阴阳平衡,减少“冬病”的发作,达到“治病求本”的效果。
▲肺病科副主任左明晏(资料图片)
“冬病夏治”根据中医“春夏养阳”“择时治病”等理论,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强调择时施治,顺时就势。在“三伏天”阳气最旺盛,人体经脉气血充盛,体内凝寒之薄弱处于易解的状态,贴敷药物最易吸收之时,利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作用归经属性,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通过穴位贴敷治疗,刺激皮肤,使药性穿过毛孔,进入淋巴液、血液,天人合一共同发挥作用,达到温通经络、温肺化痰、散寒去湿、通行气血、补养阳气、增强体质、调整脏腑的作用。
▲“冬病夏治”贴敷(资料图片)
为避免群众在室内聚集,保障贴敷安全,市民均在室外完成贴敷,肺病科组织医务人员,严格实行“一人一贴一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杨星洲)
在疫情防控常态管理下
冬病夏治三伏贴敷病种范围:
针对儿童的小儿咳喘、小儿鼻炎、小儿体虚反复感冒、咽炎、小儿腹泻;
针对成人的慢性咳喘如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
慢性腹泻、风湿疼痛、体虚易感冒、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甲减、慢性皮肤病、冻疮、湿疹、过敏性眼病、反复发作性葡萄膜炎、角膜炎、肿瘤手术放化疗后体虚、贫血等;
针对女性的产后身痛、经期不适、宫寒等。
医院年冬病夏治时间:
头伏7月16日——7月25日
二伏7月26日——8月14日
三伏8月15日——8月24日
策划:丁志红
编辑:潘斌斌
审稿:康健李丽“中医指导科学养生”
识别下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intianji.com/jbyf/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