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身份,让我不好意思当收银员,毕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做事情想要坚持到底很难,毕业生找工作亦是如此,大学临近毕业,心中对未来充满期待,毕业生勾画了一幅美好蓝图。
现实却给毕业生泼了一盆冷水,一次两次失败,还能安慰自己,慢慢就好了,三番五次没找到,毕业生想心态就要崩了。上大学的时候,无数次幻想自己是白领,结果待业家中,十分焦灼,一位毕业生在网上倾吐心声,引起不少毕业生的共鸣。
“大学生身份,让我不好意思当收银员”,毕业生的心里话引共鸣小李今年毕业了,模样长得挺标志,高考滑档,没冲上大学,一本学历想着也挺好,原打算在校考研究生,奈何考研竞争太激烈,失败一次后,发现自己距离考研上岸还有很大差距,毕业不如直接参加工作。
她学习的是人力资源管理,考下了职业资格证,本科学历,英语四级证、计算机二级证,总不至于没工作吧。
因为是家里独生女,父母勉强答应她去外地读大学,毕业了赶紧回老家,或许是年轻气盛,趁年轻可要多走走,近二十年的时间都在校园,读完大学要闯荡一番。
毕业和同学来到珠江三角洲找工作,大城市很繁华,就业机会很多,眼花缭乱,小李和同学开始很激动,以为自己将来能在此扎根,本科学历,她们可选的选择很多,没过过久发现,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还有研究生、名牌大学生、海归竞争,自己压根不占优势。
大城市,人才济济,专业对口的工作,投递无数简历,等来的面试通知,基本都是小单位,工资很低,待遇又不好,租房子的钱还是爸妈给的。
小李渐渐没了信心,生活所迫,不行就回老家,一起来的同学有同样遭遇,索性降低身价,在一家比较有名的蛋糕店当服务员,一个月收入够自己花,省一省还有剩余,于是,推荐小李当收银员。
思前想后,小李决定回老家,她说:“大学生身份,让我不好意思当收银员”,回到老家,听父母的安排,在当地一家工厂当了人事。
大学生不愿当服务人员,究竟是不是太矫情?许多大学生都有这种想法,寒窗苦读十多年,好不容易读完了大学,一分付出一分回报,考上大学,也是打败了好多考生,应该有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
毕业生的心情能够理解,因此,不愿降低身价,导致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大学生陷入自我怀疑,以至于感叹“人间不值得”。
有人觉得现在的大学生太矫情,80后、90后很珍惜就业机会,三百六十行,不该分高低贵贱,很多时候就是要低头,连肚子都填不饱,理想就将难以实现,小李不愿降低身价当收银员,也知道不能依靠父母,放弃大城市梦想,回到老家工作,能屈能伸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
大学生不愿当服务人员,还有一种原因,碍于面子,世俗看法中,服务人员伺候人,不是什么光彩的职业,大学生的想法会受此影响,加上工作难度低,即使不上大学,谁都会干,读大学又有什么用?
本科生在大城市当服务员,巨大的落差难以接受,人之常情,经历过残酷现实的洗礼,大学生就会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不会眼高手低,但有一个前提,大学生不要妄自菲薄,进入职场,保持谦卑的学习姿态,努力提高自己,晋升空间就会变大。
运气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要靠大学生自己去争取,拿什么把握住?知识,苦读近二十年,扎扎实实地努力过,图点回报理所应当,不过分就好。
笔者寄语就业窘境,大学生不妨从自己身上找一找问题,是不是太过理想化?自己所设计的就业计划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自己的真实水平,有没有被高估?
毕业生想去大城市打拼,精神可嘉,大学生要多了解实际情况,不要盲目、冲动,有的放矢,适合才是关键,如果毕业生没有太大的把握,还是要慎重,当然,出去走一遭,能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也算是一件好事。
留在小城市同样有好处,能经常看望父母,尤其毕竟是独生子女,离家太远,可能会留有遗憾,小城市的安逸终究不是大城市能给的。
讨论话题:你喜欢在大城市工作,还是小城市?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人生大师课#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intianji.com/jbyh/10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