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香确实危害很大但别只归咎于佛教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毛泽东和邓小平烟不离手也能长寿,而许多人不碰烟酒却短命?”,有答主提出,比烟草有害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人们不能自知,自然生病。比如信佛的那个烧香。

烧香的污染问题很明显,也确实有许多研究揭示了长期烧香的致癌风险。不过因为原文获得了16K的较高点赞,也应该先指出原文的一些夸大和偏颇的地方。

首先是敬香的问题并非佛教独有,道教也上香,而且祭祀用品中同样有类似危害的也很多,比如烧纸钱。不能把毒害仅仅简单归咎于佛教一家。

烧大香

再举个例子,除夕烧子时香是中国民间传统,通常会“烧大香”,易灼伤他人,引起火灾,这种搞得浓烟滚滚的大香,是寺院通常都禁止的。四川翠屏区政府发布过《关于年除夕夜燃烧子时香的通告》,要求年除夕夜,烧香祈福活动中,不得在管控区域内销售、购买及携带长度超过1.2米、直径超过3厘米的供香。

其次是一些表述过于夸大,“只要吸一口,毒素就积累体内,引发癌症、咽炎、肺气肿等数十种疾病。尤其是眼病,真的会熏瞎的!”这个确实没到这种程度。至于说“和尚深知毒香的厉害,严禁信众在大雄宝殿点香,必须只能在院子里露天焚烧”,也有点过于“阴谋论”了。

原文还说关于佛香危害的论文、文献,实在太多,可以去知网。其实在知网搜索后就会发现,相关文献并不丰富。查询相关论文可知,中文的研究主要来自港台地区,内地的学者对此没有多少一手原创的实验设计。

因此,这里补充一些原文没有梳理的相关研究。

香燃烧时产生的烟雾成分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多环芳香烃、有毒金属等有毒有害气体和固体,颗粒的直径从10~纳米不等。

台湾一项实验选取了九种常用拜香,燃烧所产生的悬浮微粒之粒径绝大部分均小于5.6μm,且大多数(约占总重量95%)小于1.0μm。说明这些微粒都能轻易进入人体肺部深层之肺泡之中,对健康之可能危害不可忽视。

香港癌症基金会指出很多鼻咽癌病例反映出与拜香有关。香港中文大学年对烟民进行研究发现,每天在家中拜神烧香至少两次的烟民患肺癌的几率较家中不烧香的烟民高3.49倍,长年持续烧香的烟民患上肺癌的几率较不烧香的烟民高4倍。(这或许是原文就此说“被动吸进去的话,毒害是香烟的四倍”的依据?如果是这样,这也是原文的错误解读。)

国际《癌症》杂志年发表的研究追踪了新加坡名45岁~74岁的华裔人士,发现烧香习惯与各种呼吸道癌症有关。开始时这些人都没有癌症,但12年后有人罹患肺癌,人罹患鼻部、口腔或喉部的癌症。其中,在家整天烧香的人患呼吸道鳞状细胞癌的风险比不烧香的人高80%。研究人员在排除吸烟、饮食习惯的因素后,认为烧香与上呼吸道癌症(除鼻咽癌外)的风险显著相关。

现代的祭祀用品加入许多有害原料,给木粉香添加味道的化工香精中含有“苯”化学物,燃烧后放出高毒的致癌物质。把木粉粘合成想要的香的形状的化工乳胶,同样也会在燃烧后产生类似致癌物质。

有关研究表明,在通风环境不佳的场所内检测烧香散发的烟雾,发现含有致癌或致基因突变的苯并芘等多环芳香烃、气态脂肪醛等。多环芳香烃化合物还可引起细胞发炎性反应。

另外,长期烧香也有引起慢性中毒的可能。佛香以木材为主,虽有部分环保香去除了焦油,但取自檀香木、柏木等的香材,其本质燃烧后会放出大量甲醛和异味。而精油、香氛和蜡烛都存在致癌物二氯甲烷及甲苯。甲醛、甲苯是中枢神经刺激物,可致神经系统受损,步态不稳,甚至昏迷。二氯甲烷更是早被认定为人体可能致癌物,在浓度过高的环境中,轻则可能会昏眩、头痛、意识丧失,重则会危及生命。

有呼吸道疾病或哮喘患者,小孩和孕妇的地方不宜“点香”。台湾有一项研究是关于烧香暴露对台湾女性罹患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响,及烧香暴露是否会影响肺功能。收集台湾位个案,结论是烧香暴露确实会导致女性肺功能显著下降。

上面是有关文献的一个简单综述。

在科普时,陈述一些需要警惕的风险或危害,有时候确实需要“危言耸听”的技巧,但目前,在“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主要互联网知识获取渠道上,关于烧香危害的内地学者研究严重缺乏,多少说明不仅仅是普通群众对这个问题没有足够







































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
北京十大最好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intianji.com/jbyh/143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