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族传统鼻烟壶图赏
鼻烟壶蒙语叫古壶热(guhuur),递鼻烟壶是蒙古族的古老习俗,是蒙古族牧区日常交往中的一种诚挚相见礼。
当你在草原上的蒙古包里做客时,殷勤好客的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考究而精美的瓷瓶样的小壶,敬给你嗅一嗅,或同客人相互交换着嗅,这就是鼻烟壶。
鼻烟壶形状多种多样、小巧玲珑,壶上的图案,绚丽多彩,细腻古雅,有飞龙奔马,有摔跤射箭,有奇珍异兽。
壶的质料,有玛瑙、玉石、翡翠、琥珀等等。也有少数用金、银、铜等制作的,壶内装有带香料的鼻烟粉,嗅一下可以提神爽志,其中最好的当属印度鼻烟。
鼻烟壶通常装在一个长6—7寸,宽2—3寸的袋子里,袋子多为绸缎所制,上面绣有美丽的图案,佩在腰间。
早前,在各地有专门制作鼻烟壶的工匠,蒙古族牧民如能得到一个漂亮的手工制作鼻烟壶,会视为掌上明珠,感到一生的荣幸。
递鼻烟壶的礼节:用右手相互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将鼻烟往指甲盖上倒出一点,对在鼻孔上吸入。
如果是尊者、长辈和下辈相见,下辈要单腿跪地,用双手接过,嗅一嗅即奉还。
在元代蒙古族便流行有吸闻鼻烟的习俗,而蒙古族的这一习俗,据说是一位西藏人带来的。传说在西藏南部萨迦地区有一位叫八思巴的高士,十分仰慕成吉思汗的文治武功和雄才大略,不远万里,历尽千辛万苦来投奔成吉思汗。而成吉思汗也一向重视学识渊博的人,便力排众议,任命八思巴为国师。八思巴在拜见成吉思汗时所进献的重要礼物,便是西藏人很珍贵的鼻烟。
这个传说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国吸闻鼻烟的习俗便不会是传统观口点中所说的那样是从外圈传入的,而是一种“土生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习俗。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来推测,即当时西藏和蒙古地区所吸闻的鼻烟,或许不是由从美洲传来的烟草制成的,而是其它的一种什么植物。但后来,所有吸闻的鼻烟,却都是由碾碎的烟草加工而成的了。
鼻烟是在密封的蜡丸中陈化数年以至几十年后而成的,有黑紫、老黄、嫩黄等多种颜色,嗅之气味醇厚、辛辣。
但细分起来,鼻烟主要有酸、膻、糊、豆、甜五种味道,有时一种鼻烟共有数种味道,其中以辛酸者为佳。但即使辛酸者,辛酸之后,也还具有一种回味无穷的醇香。
总之,不管鼻姻是从国外传来的,还是由蒙藏地区的居民在元代或元代以前自己发明的,在中国明朝末年清朝初期,在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土生活的人们,不分地位贵贱,都在吸闻鼻烟,换言之,在那个年代,吸闻鼻烟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谢谢您浏览,欢迎点击题目下的小蓝字“蒙古刀”白癜风的方法白点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intianji.com/jbyh/2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