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一款滋阴一款壮阳,保你大雪暖笠

最近,佛山天气已从

“凉凉”进化为“冷冷”

虽然最低温度还没突破双位数

但不少佛山人已经开始靠“抖”取暖了

明天(12月7日)

我们将迎来冬季的第三个节气

——大雪

虽然身处大佛山的我们看不到雪

但冷空气也将日渐频繁

随着天气不断变冷

养生原则也要随之改变

具体有什么Tips呢?

一起来看看吧!

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大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医院针灸科钟伟泉主任中医师介绍,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钟伟泉建议,冬天食补以补阳为主,但进补也要因人而异。

像面红上火、口腔干燥干咳、口唇皲裂、皮肤干燥、毛发干枯等阴虚之人应以防燥护阴、滋肾润肺为主。可食用柔软甘润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鱼肉、芝麻、蜂蜜、百合等;忌食燥热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

但如果经常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易疲劳怕冷等阳虚之人,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如豆类、大枣、山药、桂圆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鸡肉等;忌食黏、干、硬、生冷的食物。

大雪节气,时节的新鲜蔬菜水果减少,加上天气寒冷,摄入量会较其他季节少,容易造成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其次,室内外干燥,空气湿度很低,加上天气寒冷,小便多,不少人为了减少小便次数,会减少饮水量,导致体内水分摄入不足易加重皮肤干燥等。

因此,市民宜多吃水果和蔬菜,而一般每日补水也应在-毫升以上(即常说的“8杯水”,一杯约毫升),以保证器官正常的新陈代谢。

食疗推荐

01

太子参百合瘦肉汤

食材:太子参克,百合50克,罗汉果半个,瘦肉克。

做法:将瘦肉洗净,切块,然后再将太子参、百合、罗汉果洗净。将所有材料放入煲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滚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

功效:补肺健脾,益气生津。此汤具有预防感冒、益气生津、润肺止咳之功,适宜气虚肺燥而见咳喘气短、口干渴饮、咳嗽咽干者饮用。

02

杜仲牛膝汤

材料:牛膝10克,黑豆克,杜仲20克,大枣6枚,鸡肉(约克),生姜、葱段等适量。

做法:将牛膝、杜仲洗净装入药包,煎煮20分钟制成药汁。鸡肉洗净剁块,和葱段、生姜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米酒,用大火煮沸,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煮,熬成澄清的浓汤。随后放入洗净的黑豆,待黑豆煮软有香气后,加入大枣及药汁,再熬煮片刻,调入盐即成。

功效:有滋补肝肾、强筋壮骨、壮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腰肌酸软无力。

防寒

大雪到来,风寒更盛,市民首先应该注意防范风寒邪的侵害。钟伟泉称,传统中医学认为,头、脚皮下储存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寒冷刺激由此入内,将会抑制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生病。此时,市民应注意避寒就温、敛阳护阴,做到头暖、足暖。

头为"诸阳之会",手三阳经脉走向是从手到头,足三阳经脉走向是从头到足,头部是六阳脉汇聚之处,也是阳气容易散发的部位。若头部不注意保暖,血管遇冷收缩,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中风。寒主收引,天气寒冷,血管收缩,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在寒冷的刺激下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因此保暖必须从头开始。

此外,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足部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头部以及脚部的保暖都是这节气养生不容忽视的。

 

市民还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病、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寒冷天的防寒保暖,如降温时戴顶帽子、配条围脖、穿双保暖鞋等都不失为防寒的最佳选择。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同时市民还可以在冬季坚持睡前泡脚的习惯,来帮助改善脚部的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也可在泡脚温水中加适量的艾叶或生姜,以加强温经散寒的作用。

艾灸

大雪节气天气寒冷,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虚寒性胃肠病、虚寒性腰腿痛、冻疮等患者增多。《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中指出,“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肾为先天之本,固肾乃强身健体,养生之大法。

艾灸是一种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对于人们常见的一些生理疾病可以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大雪节气时艾灸,能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平日市民也可自行艾灸来进行时节的保健养生。

推荐穴位

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属足少阴肾经。有宁神开窍、补肾益精、舒调肝气之用。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属足太阴脾经。有益精补血、健脾胃、调冲任之用。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下肢外侧膝眼下约4横指,胫骨前脊外1横指处)属足阳明胃经。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防病健体之用。

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脐窝中央,属任脉。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益气延年的功效。

此外,“三九天灸”治疗也对提高身体阳气、疏通经络、抵御寒邪入侵,防治疾病有帮助作用。据悉,天灸根据不同的贴敷穴位搭配,能更有针对性地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妇科、痛症以及亚健康等疾病问题,起到提高呼吸系统抗病能力、温经止痛、通利关节、抗衰美容、调理脾胃等功效。

每年,我院针灸科推出的三九天灸服务均受到大批粉丝追捧。今年如期而至,大家可要记牢天灸的贴药时间,别错过了哦!

长按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intianji.com/jbyh/7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