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luent降脂药中的靶向药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基石。然而,对于部分严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以及不耐受患者的治疗需求仍未充分满足,导致其心血管事件风险仍然较高。

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属于前蛋白转化酶家族,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的分泌型丝氨酸蛋白酶,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在蛋白水平降解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从而影响体内的胆固醇代谢平衡,肝细胞表面的LDLR是决定LDL-C清除和代谢的关键分子,它与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并介导其转运、降解,因此PCSK9为新型降脂靶点-通过外源性抑制剂遏制PCSK9的生物学活性,可以显著降低血LDL-C水平,PCSK9抑制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靶向治疗模式,被视为他汀类药物之后降脂领域取得的最大进步。

Praluent(alirocumab)由法国赛诺菲和美国再生元联合研发,是一种靶向作用于PCSK9人源性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PCSK9介导的LDLR降解,起到降低血LDL-C的作用。年7月24日,美国FDA批准Praluent用于治疗对他汀类药物耐受的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需要另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成人患者,这是FDA首个批准的PSCK9抑制剂,并且作为饮食及他汀类药物最大耐受剂量基础上的治疗。同年9月,欧盟委员会批准Praluent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家族性或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性血脂异常,包括联合他汀类药物及其它降脂疗法使用,单用或联合其他降脂疗法用于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患者。

Praluent推荐起始剂量是75mg,每2周1次,皮下给药,多数患者在75mg治疗剂量下能够降低血LDL-C水平,若LDL-C反应不佳,剂量可增加至最大治疗剂量mg。目前Praluent以两种起始剂量为1mL的注射剂与单一剂量预填充笔形式上市,患者可自行注射。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瘙痒、水肿、疼痛、注射部位淤血、鼻咽炎以及流感等;过敏性反应在使用Praluent的患者中报道有过敏性血管炎(通常表现为皮肤上的紫色斑点的皮疹-与小血管的炎症相关)以及需要住院治疗的超敏反应等,一旦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患者应该停止使用Praluent并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北京白癜风医治医院
北京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比较好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intianji.com/jbzd/96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