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医道小雪之后,我们该如何养生
《本草纲目》中提到,“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二气常存。”二气指的是阴阳两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做到了这些,阴阳二气就会在体内和谐。
“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进入“小雪”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
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快来看看这份养生手册吧。
小雪后——饮食养生小雪时节如何食补?
1、少辛多酸
冬季是一个收敛的季节,因此所有生发的食物最好少吃,尤其是辛辣,如辣椒、胡椒、花椒等,容易引起皮肤干燥缺水。
不过冬季适当吃酸性食物却很有益处。因为冬天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时期,酸性食物能帮助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2、肥甘厚味
当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要增加对食物的需要量,特别是增加对脂肪性食物的摄入,有较好的抗寒耐冻作用。但老年人可以增加优质蛋白的比重,不宜吃太多的厚味食物。
小雪之后比较适合食用热量较大的食物,比如牛肉、鸡肉、羊肉、虾肉等;蔬菜有黄豆、蚕豆、胡萝卜、葱、蒜、韭菜、荠菜、油菜、香菜等;
水果有栗子、杏脯、橙子、柚子等,红糖、糯米、羊奶、松子也是不错的冬季食品。
3、忌吃燥热
冬季寒冷,人们喜欢吃温热的食物以抵御严寒。比如,我国北方冬季爱吃羊肉,南方冬季爱吃甲鱼,都属于温补的食物。但是并不是热性的食物都适合在小雪季节食用
冬季,老人宜吃参精银莲果,不躁热、不上火。人参补脾生津,黄精润燥养阴,两者进行配伍,增强补益作用,达到润燥养用,补气补虚的功效。银杏果益肺气、止咳喘、止带、缩便,对于身体出现的呼吸系统咳嗽、气虚、白带增多,都有良好的调理和治疗作用。莲子味甘、涩、性平,既能补,又能巩固身体,补脾止泻,益肾涩精。此外,莲子还含有诸多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以补充人体冬季所需。
小雪后——起居养生一、保持充足睡眠
中医认为,冬季应该早睡晚起,最好不要迟于22点休息。
如果超过1点还不休息,人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之小雪节气后气温下降明显,太晚休息更易生病。
二、8个部位注意保暖
1.脚部
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也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肾和脾的经脉都起源于脚。
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关节炎、妇科宫寒病、高血压、慢性胃炎等病邪就会乘虚而入。因此,寒冷天气千万不能让双脚受凉。
养生建议:冬季,每天用热水泡脚,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全身都暖和起来。
每次泡脚20分钟,水温42℃左右最佳,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务必由家人兑好水温,同时可按摩脚掌的涌泉穴,起到调理脏腑、舒通经络的作用。
天气好时,也可踢毽子、走路,锻炼下肢、抬高下肢,提高御寒抗病能力。鞋袜最好保暖透气、吸湿性好。
2.腰部
腰部第二怕冷,它是肾之腑。肾喜温恶寒,肾气有温煦全身阳气的作用,而全身的正常工作正是靠阳气。
一旦腰部受寒肾气受损,就会立刻“闹情绪”,人就会感到怕冷、无力、饮食少。男性会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女性则容易月经紊乱、痛经等。
因此,无论男女天冷时一定要穿中长外衣,不要让腰部裸露。
养生建议:日常生活中可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凹陷处)。
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50~遍,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3.头部
头为一身之主宰,诸阳所会,百脉相通,一旦受到寒邪侵袭,易引发感冒、鼻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
头部还是最不善于留住热量的部位。所以,天越冷越要给头部保暖。
养生建议: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是能盖住前额的,对于“坐月子”的更需要注意护头。
头部出汗后不要立刻摘下帽子,应先到室内慢慢消汗,避免冷风直吹。秋冬季节也不宜晨起洗头,以免头部受风寒。
此外,每天清晨梳头百余次,使头皮微热,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通畅,促进诸阳上升,气血不衰。
4.脖颈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一旦受寒,容易导致有肺部症状的感冒、颈椎病、咽炎、脑血管等疾病的接踵而来。
养生建议:冬天最好穿立领装,尤其是老人,外出一定要戴围巾,对预防颈椎病、高血压、心血管病有好处。
5.腹部
腹部为人体脏腑之气结聚之处,腹部受寒易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
养生建议:不建议秋冬季穿露脐装、低腰裤等易使腹部受寒的衣服。
老人、儿童及经常胃部不适人群,不妨在出门时多穿一件外衣,夜间睡觉时腹部盖上被褥,避免腹部受寒;
同时可在每晚睡前将双手搓热,左手手心放肚脐上,右手放在左手手背上,然后绕着肚脐顺时针搓摩腹部约10分钟,长期坚持可以有效缓解腹部受寒引起的不适。
6.膝部
膝部是人体重要部位,若不注意膝部的保暖把膝盖露在外面,可导致关节局部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
养生建议:保护膝关节的关键是保暖防寒,戴上护膝,或选择膝部加厚的毛裤,注意运动不要过量,尤其骑车出行更需要注意护膝保暖。
7.鼻子
鼻子也经常裸露在外,如果鼻黏膜接触冷空气,黏液分泌会减少,毛细血管会变脆,鼻子的“屏风”作用就变差;
从而导致病菌进入肺内,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导致鼻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养生建议:冬季外出时戴个纯棉口罩,但最好不要用围巾遮挡,以防上面的细菌或织物纤维进入鼻腔。
天冷时,可每天按摩鼻翼,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搓热后,沿鼻梁、鼻翼上下按摩30下。
早起前、晚睡前各做1次,可增强鼻部血液循环,提高耐寒能力。
8.背部
背为阳中之阳,如忽视背部保暖,易受风寒之邪入侵,耗伤人体阳气,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养生建议:冬天最好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天气好的时候,别忘了给后背晒个“日光浴”,热流会让全身舒服。
小雪后——运动养生1、做好热身运动
中医有“动则生阳”的说法,所以在冬季可以多做一些锻炼,以室内运动为好,如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不要太剧烈,以免伤了气血。
饭后最好散散步,不要吃了饭就躺下或坐下。对于有晨练习惯的老年人来说,这段时间里,最好将锻炼安排在日出后或者午后。
由于这一阶段室内外温差较大,到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提前做好热身运动。
2、多做干浴按摩
小雪节气常做干浴按摩可预防流行性感冒。具体做法是:
站、坐练习均可,全身放松,两手掌相互摩擦至热,先在面部按摩64次,用手指自前头顶至后头部、侧头部做梳头动作64次,使头皮发热;
然后用手掌搓两脚心,各搓64下,最后搓到前胸、腹背部,做干洗澡,直到搓热为止。
小雪后——要避免的误区误区一天气冷紧闭门户
解析:经常在室内工作的市民别忘了适当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和湿度,远离干燥和流感。
在冬季,人们往往最关心室外的温度,而忽略了室内的通风和湿度。房间温度太高而湿度太低,也会引起身体不适,极易发生疾病。
冬季室内保湿,除每日向地上洒些水,或用湿拖把拖地板以增加湿度外,也可在散热设施附近放一盆水,让水慢慢蒸发,以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此外,在居室内养几盆花草或是购买加湿器,也可调节室内湿度,使居室内充满清新空气。
误区二早点起对身体好
解析:小雪前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阳气。专家强调,人们要适当早睡,同时,早晨不宜起得太早。
尤其老年人时间允许的话,最好等太阳升起,阳气生发时再起床,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误区三秋冬必进补多吃有益
解析:小雪节气的饮食保健非常重要,但是存在的误区也是非常多的。
1、进补也需分寒热
冬进补是民间固有观念。事实上,小雪之后的饮食需要区分寒热。
脸红血热及脸绛色血黏稠的人不宜吃温补食物;血热的人应吃偏凉性食物,血黏稠的人应吃平性食物。
腰背寒凉为肾阳虚,四肢寒凉为肝阳虚,肝肾阳虚且血不热不稠者,可适当吃温补食物;肝肾阳虚且有饮酒习惯的人可适量饮酒,喝白酒、黄酒应加热。
2、日常注意饮食清淡
日常饮食一旦不当,就会导致疾病和人体早衰,更会使体质变差。尤其是本身情绪就容易抑郁者,更应该注意饮食调养。
通常情况下,抑郁症者进食后不易消化,这会直接影响到脾脏的运作和吸收。
然而我们的脾脏本身就是最怕思虑过重的脏器,忧思过重再加上饮食摄取不当,这样会非常伤脾。
因此,建议情绪容易抑郁者平时一定要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山楂、西红柿、红心萝卜、黑木耳等,同时也要适当吃些核桃、黑芝麻等能增强体质、益气补血的食物。
治疗白店风用什么药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intianji.com/lcbx/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