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医生有话说丨心悸那点事儿
天
一颗火热的心
一直“砰砰”乱跳
本期科普人物:
姜明全主任医师
职称:主任医师
个人简介: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参加第五批全国名中医师承班,师从上海市名中医何立人教授,现为上海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委员,先后于国内各级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及参与各级科研课题多项。
擅长:中医辩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肺疾病,胃肠功能紊乱、脂肪肝、中风后遗症等慢性病,对更年期、失眠、口腔溃疡等疑难杂病的调理也颇有心得。
专家门诊时间:大柏树总院每周三上午及周五下午。
特需门诊时间:大柏树总院每周一下午,青海路门诊每周二下午。
PALPITATION
心悸
患者自觉心中跳动不安的一种症状,
俗称“心慌”,中医称“惊悸”、“怔忡”。
谁会有心悸?
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多种功能性或器质性心脏病以及贫血、甲亢等患者。
心悸
中医大不同
心血不足型
多表现为心悸不宁,面色少华或萎黄,夜寐不安,或多梦,胆小善惊,故这类患者宜多食用具有养血安神作用的食物,不宜食用辛辣香燥的食物。
心气虚弱型
多表现为心悸气短,动则出汗或自汗,面色恍白、倦怠乏力、胃纳减少,或四肢不温,舌淡苔白,故这类患者宜多食用温阳益气作用的食物,不宜食用生冷或滋腻的食物。
阴虚火旺型
多表现为经常心悸心烦,咽痛口干,手足心热,夜寐不安,或有盗汗,舌红少苔,故这类患者宜多食用生津养阴安神的食物,不宜食用香燥易生热的食物。
痰火上扰型
多表现为心悸心慌,胸闷不安、烦燥不眠、头晕口苦,或痰多恶心、舌苔黄腻,故这类患者宜多食用清热化痰的食物,不宜食用滋腻肥甘,或煎炸熏烤等易生热的食物。
气滞血瘀型
多自觉心悸心痛、胸闷隐痛如刺或胀、舌紫,故这类患者宜多食用化瘀通络,行气活血的食物,不宜食用生冷酸涩的食物。
吃什么
具有益心脾、补气血、
安心神的功效,可用
桂圆肉泡茶喝,或煮
桂圆粥食用,尤其适
宜心血不足型心悸患者。
01桂圆
02大枣
具有补气血安心神的功效,可用红枣煎水服,或用红枣煮粥食,或早晚空腹嚼食。
03荸荠
具有清热化痰的功效,每日可用荸荠60~克,配海蜇50~克,煮汤分2次饮用。此法为清代名医王士雄善用的“雪羹汤”,适用于痰火上扰型心悸患者服食。
04百合
养阴清心的功效,用新百合50~60克,或干百合30克,煎水后加入适量冰糖食用。此法适用于心气不足型或阴虚火旺型心悸,包括体质虚弱,妇女更年期,以及神经管能症所致的心悸患者。
喝什么
西洋参
具有养阴益气的功效,可用西洋参片3~5克,泡茶常饮。适宜心气不足或阴虚火旺之心悸患者食用。
山楂
具有养活血消食的功效,
可用野生山楂10~15克,
每天煎水代茶饮。适用于
气滞血瘀型心悸。
小麦
具有养心安神止心悸的功效,宜用小麦60~克,同大枣10枚,炙甘草6~10克,一同煎水代茶饮。此法尤其适宜妇女体虚心悸,或心脏神经管症心悸不安者服用。
注意什么
调节情绪
防止喜怒等情绪过度;
避免过度劳累;
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
如散步、太极、体操、气功等;
注意预防感冒。
?end?
学科带头人张振贤,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治未病”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传统医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学科带头人、医院治未病中心,传统医学(全科医学)和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名医”,荣获“金牌教师”、“三八红旗手标兵”、上海第二届“最美女医师”、上海第二届医树奖临床医学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上海市科普先进个人等称号。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和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活血化瘀分会心血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致力于调和阴阳、纠偏补损治疗杂病:心脑血管、心律失常、失眠、头痛、口腔溃疡、慢性疲劳综合征、鼻咽炎、风湿痹证和各类术后中医康复,创立和推广亚健康八大状态人群中医综合干预治疗特色项目。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指导青年基金3项;承担部市级和局级课题10项。形成“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心身综合诊疗方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奖、上海市中医药科技奖一等奖、第二届上海医树奖临床医学科技创新二等奖。取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4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SCI论文3篇;参编著作10余部,其中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主编5部、副主编4部。
特需门诊:周二上午(大柏树)周三上午(青海路)
图片丨网络
文字丨姜明全
排版丨菇二味
更多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intianji.com/jbby/8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