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为到新疆棉原来打破原有国际贸易规则是

年12月,华为副董事长兼CFO孟晚舟被传出因公司涉嫌违反伊朗的制裁协议,加拿大应美国要求逮捕了她,至此开启了以华为为首的中国科技企业艰难的突围之路。

实际上,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商品输出,早在年美国就已经着手对华为和中兴。

如果我们注意一下,也会发现这次在新疆棉事件中充当统一联盟的组织BCI也大约是在那个时间开始成立并发挥作用的。

往大的方面来讲,年是一个分水岭,随着当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实体受到巨大冲击,而彼时,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初步实现了各项资源的积累,开始从廉价的中国制造向智造转变。

但世界的蛋糕就这么大,中国的崛起意味着旧有团体利润的下降,棉花同样如此。

以前,我国的出口商品多以初级加工为主,以棉纺业为例,用全球最优质的原料加工成廉价的棉纺制品,输送给国外高端品牌,以此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那时候的新疆棉,付出的劳动是远远高出想象的,但收获的回报却是低微的。

此后,伴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提高,我们逐渐也开始出现高端的服装品牌,如李宁、安踏等,中国的棉纺制品价格也不再是廉价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也开始加大对中国元素的设计,不少一线品牌甚至被国内企业所收购。

一对一的单打,中国企业已经不惧任何竞争对手。

年,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etterCottonInitiative,简称BCI)在年产棉花只有几千吨瑞士成立——注意,是几千吨,确切说是不到吨。放眼全球,不说中国、美国、印度三个棉花超级大国,稍微挑选一下,至少棉花产量上万吨的国家还是很多的吧?可能有人会说,人家技术标准高。

在国外我们不清楚,但该组织是年在上海设立代表处的,期初认证是从一些产棉大户和农场开始,当时很多农场都取得了认证。

就是这样的一个组织,要棉花没棉花,要技术没技术,但就是这样一个非盈利机构,在短短几年内,全球一线品牌基本都是他的会员。

单打不行,我们就弄协会集体打击。

根据BCI的相关标准,从质量和技术方面,对中国棉纺业的发难无疑都是很难的,但BCI有一条——提倡体面劳动,并据此认为新疆存在强迫劳动。

作为一个仍处于经济提升、人均并不富裕的国家,大部分中国人的梦想是“体面的生活”,为此我们在各行各业努力工作,获得更好的报酬。

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确确实实有一部分讲究的是“体面的劳动”,这些人通常会被冠以“啃老族”、“好吃懒做”等不好的名誉。

所以,棉花相关工作被很多人作为获取“体面生活”的途径,新疆采棉能获得不小的收益,对于未来的生活是有极大的帮助的——这和西方传统的资本主义通过殖民掠夺财富,完成第一次资本积累是有本质区别的。

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即便这个“爱”是有毒的。

BCI对新疆棉的“关爱”源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棉纺业的飞速发展——不然,你见过它关心印度的棉花产业?

年BCI抛出的新疆棉问题,目的就是击打中国棉纺业的发展,给其背后的利益团队带来生存空间。

而这个事件引发国人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intianji.com/jbjc/9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