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优缺点大全,看看你的药吃对了吗
目前,口服降糖药有7种,有些糖友可能只知道药名,关于药物的优缺点却不知道,为了让药物更好地发挥降糖疗效,您需要全面了解每一种药物,下面咱们一起了解下:
1
磺脲类药物
代表药物: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
机制:磺脲类降糖药属于胰岛素促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
适应人群:主要用于胰岛B细胞尚有一定分泌功能的2型糖尿病非肥胖患者。
服用方法:磺脲类降糖药原则上餐前30分钟服用疗效更好,为减轻胃肠道反应可进餐时服用。
优点:疗效突出,价格便宜,对心血管无不良影响,不增加癌症的风险;对老年人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建议服用短效、经胆道排泄的磺脲类药物,如糖适平(格列喹酮)更适合。
缺点:容易发生低血糖及体重增加;个别患者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等;磺脲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糖,故开始应用时要加强监测,从小剂量开始,尤其老年人及体弱消瘦者,更应该注意;肝肾功能不全、磺胺药过敏者及白细胞减少的病人禁用。
2格列奈类药物
代表药物: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
机制:格列奈类属于新一代促胰岛素分泌剂,可与其他各类口服降糖药物及基础胰岛素联合使用,格列奈类药物可模仿胰岛素的生理分泌,餐时用药能迅速控制餐后高血糖。
服用方法:瑞格列奈可在餐前30分钟服用,而那格列奈在饭前1~10分钟给予毫克是最有效的。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是进食时服药,不进食不服药。
优点: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可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体重影响小,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餐时即服,方便灵活,患者依从性好,对于进餐不规律者或老年患者更适用。磺脲类药物失效时,改用格列奈类仍可有效。
缺点:价格较高,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低血糖。
3双胍类药物
代表药物:二甲双胍
机制:以二甲双胍为主的双胍类主要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通过抑制肝糖输出来降低血糖。
服用方法:双胍类可餐前即刻服用,若有胃肠道不适可在餐中或餐后服用;二甲双胍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一线首选降糖药物,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各种联合治疗方案(如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的基础用药。
优点:二甲双胍除了能有效降糖,还可降低体重、血压及调节血脂,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显著改善长期预后,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安全性好,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价格便宜,性价比高。
缺点:胃肠道不良反应多见,包括腹泻、腹部不适、恶心、厌食等,缓慢增加剂量并在进餐时服用可减少这些不良反应;长期应用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心衰缺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忌用,以免发生乳酸酸中毒。
4α-糖苷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拜唐苹(阿卡波糖)、卡博平(阿卡波糖)、和倍欣(伏格列波糖)。
作用机制: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来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非常适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中国患者,可与饮食、运动及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服用方法:阿卡波糖应在餐前与第一口主食一起咀嚼服用;伏格列波糖片餐前服用;缓释剂型、控释剂型以及肠溶剂型服用时应整片吞服,不可嚼碎或掰开服用。
优点:降糖效果肯定,主要在肠道局部作用,仅2%吸收入血,肝肾等全身不良反应少,不增加体重或能减轻体重,单用时不引起低血糖,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适用于老年糖尿患者和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外唯一具有治疗糖耐量受损适应证的降糖药。
缺点:α-糖苷酶抑制剂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腹胀和肠鸣音亢进,排气增多,偶有腹泻、腹痛、肾功能损害;应避免与抗酸药、消胆胺、肠道吸附剂和消化酶制品同时服用;与其他降糖药联用可引起低血糖,且一旦发生,应使用葡萄糖纠正,进食淀粉类食物无效。
禁忌证:胃肠功能紊乱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禁用。
5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代表药物:文迪雅(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太罗(罗格列酮钠片)、艾可拓(盐酸吡格列酮片)。
作用机制:通过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增加骨骼肌摄取葡萄糖、减少脂肪组织分解来改善血糖,属于胰岛素增敏剂。
服用方法: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空腹或进餐时服用,其中罗格列酮单片不可掰开服用。
适用人群:这类药物适用2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及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以及肥胖或伴有“三高”并发心血管疾患的糖尿病患者。
优点:与双胍类、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合用可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
缺点: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起效较慢,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呼吸道感染和头痛,还有轻度贫血、体液潴留、体重增加、肌肉痛等,增加心衰风险,心功能3级以上禁用;膀胱癌患者、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吡格列酮;其中最严重不良反应是肝毒性,建议治疗第一年,每2个月测一次肝功能。
6DPP-4抑制剂
代表药物:西格列汀(捷诺维)、沙格列汀(安立泽)、维格列汀(佳维乐)、利格列汀(欧唐宁)。
作用机制:DPP-4抑制剂即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该类药物能够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的灭活,提高内源性GLP-1和GIP的水平,促进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同时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提高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
优点:增加内源性肠促胰素水平,同时改善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具有降糖疗效确切、低血糖风险小、不增加体重、无胃肠道反应,安全性及耐受性高等优点。有的品类只需每天1次用药,患者依从性好。
缺点:有头痛、鼻咽炎、咳嗽、便秘、头晕和增加出汗量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很低,价格较贵。
7SGLT-2抑制剂
代表药物:达格列净。
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SGLT-2(注:SGLT-2是与血糖分解有关的一种物质)活性,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出,从而降低血糖。
优点:SGLT-2抑制剂极少发生低血糖,并对改善体重和血压有益处,还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口服1天1次,依从性好。
缺点:可能与鼻咽炎、真菌感染以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关,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你的口服降糖药吃对了吗?
推荐阅读(点击即可查看)
厉害啦!二甲双胍的地位又升了,这样用不仅效果好,不良反应也少胰岛素降糖效果不如意?是因为没搞清这14个技术问题!东、西、南、北各地糖友的早餐都吃啥?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注册控糖卫士APP,即可免费向控糖专家咨询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intianji.com/jbyh/2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