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0万人因它死亡世卫全球停用5招
说起“反式脂肪”,想必宝爸妈对它也并不陌生。就在上个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项名为“取代”的行动指导方案,呼吁各国5年内“告别”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图片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那么,反式脂肪究竟是什么?反式脂肪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如何控制反式脂肪摄入量?今天,跟着科长一起来看看吧。被世卫组织拉黑了的反式脂肪反式脂肪(TransFat),又叫反式脂肪酸,是一大类含有反式双键的脂肪酸的简称,来源于天然和人造两种食物。牛羊肉、牛奶和奶制品中存在少量的天然反式脂肪,由于含量较少,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人造反式脂肪的主要来源是氢化处理的植物油,这种油具有耐高温、增加酥脆口感、易于长期存放、成本较低等优点。烘焙食品、油炸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用到氢化植物油,因此,所含的反式脂肪可能比较高。图片来源于:CNN反式脂肪摄入过多,危害不浅!据世卫组织估计,每年有50多万人因摄入反式脂肪而死于心血管病。儿童对脂肪的代谢能力差,长时间吃高脂肪、高油的食物,很可能造成儿童期发生高血压、糖尿病、胆结石等疾病。因此,反式脂肪是不利于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各年龄人群毫无益处,摄入越少越好。反式脂肪口感虽好,儿童慎食!反式脂肪对健康的危害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识别反式脂肪呢?学会5招,远离反式脂肪购物前认清食品标签,尽量选择不含或含少量反式脂肪的食物。①学会看配料表反式脂肪的代名词有很多,在薯条、威化饼干、奶油蛋糕、蛋黄派、饼干等加工食品的配料表中,可能会有:植物奶油、植物黄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植脂末、植物奶精、代可可脂、氢化植物油当出现以上字样时,要提高警惕了,因为这意味着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用到了氢化植物油,最好不要买,比如:某品牌饼干含两种氢化植物油▼由于各种配料是按照加入量递减排列的,如果“反式脂肪+糖”在配料表靠前位置,说明含量较多,也不要买。那么,那些完全看不到配料表的散装食品呢?那就更不能买,远离“三无产品”。“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购物时不仅要看配料,还要看成分。②看营养成分表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食品标签的营养成分表中,必须标示使用到的反式脂肪含量。因此,在营养成分表一列,我们会明显地看到“反式脂肪”或“TransFat”这几个字样。某进口品牌夹心饼干含反式脂肪▼某进口品牌微波炉爆米花含反式脂肪▼那么,那些宣称“零反式脂肪”的食品呢?某品牌薯片含“零反式脂肪”▼按照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反式脂肪含量≤0.3g/g,可以标注为0。这就说明了为什么配料表上明明有反式脂肪成分,成分表却标注了“0”,两者并不矛盾,“零反式”不是真的为“0”,而是含量很低。如果是在冷饮店、蛋糕房,无法确定配料使用的是天然奶油或天然牛奶时,就不要购买。③控制食用油摄入虽然植物油里的反式脂肪含量低,但我们的饮食习惯多食用植物油。而过多的脂肪容易造成小宝宝消化吸收不良引起腹泻,因此在辅食中建议控制油量。6~12个月宝宝:每日推荐量是5~10g油;1~2岁宝宝:每日推荐是10~15g油;2~3岁宝宝:每日推荐是15~20g油;4岁以上:每日推荐量是20~25g油。④远离高温油炸食用油在高温下容易产生反式脂肪,且加热时间越长,产生的反式脂肪就越多。在家烹饪时,建议少用煎、炸,不要等到有油烟才下锅;外出就餐时,最好少选油炸食物,如炸薯条、炸鸡块、爆米花等快餐食品。⑤食物多样化能使用蔬菜、水果这类天然食材,就尽量别选加工食品,不可在同一天少量多次的食用含反式脂肪的食物,以免叠加超量。科学家庭育儿团队原创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百名育儿专家与万千家庭一起,专注宝宝的早教、智力开发、性格培养、情商教育、家庭亲子关系处理。
上一篇文章: 比亚迪将魏送长城,少了一个朝代LOG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intianji.com/jbby/10916.html